晋 王羲之 游目帖

晋 王羲之 游目帖
自古士人雅好高奇,寄情山水之间,东晋高士王羲之于西蜀风景尤为向往。当时的益州刺史周抚,曾在王羲之的叔父王导麾下为将,与王羲之交好。二人虽相隔千里,但书信往来甚密。王羲之在周抚的来信中逐渐认识西蜀,那里的邛竹杖可助登山,旃罽、胡桃有益服食药酒,青李、来(林)檎可莳种移植,盐井、火井足以广异闻。总之,西蜀的一切都那么新奇而有趣。一日王羲之决定前往四川游览盛景,于是作书予周抚:“省足下别疏,具彼土山川诸奇,扬雄《蜀都》,左太冲《三都》,殊为不备。悉彼故为多奇,益令其游目意足也。可得果,当告卿求迎。少人足耳。至时示意。迟此期,真以日为岁。想足下镇彼土,未有动理耳。要欲及卿在彼,登汶领、峨眉而旋,实不朽之盛事。但言此,心以驰于彼矣。”这封信虽短短数行,字里行间却充盈着王羲之对川蜀奇山异水的渴望。然而王羲之最终仍未能成行,其入蜀的愿望随着这封书信被尘封进了流光之中。

东晋士人崇尚书法,即使只字片纸,也会因为艺术水平超逸而被保存下来。孙过庭《书谱》曾记载:“子敬尝作佳书与之,谓必存录。”王羲之这封信很可能就被重视王羲之书法的周抚妥善保存了起来,后人取文中代表性词语命名为《游目帖》,而或称之为《蜀都帖》《彼土帖》,从而流传千古。

唐初,甚或更早,这封饱含对蜀地向往之情的信件进入内府。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,称赞其“尽善尽美”,不仅自己日夜追摹,还将其作为皇子们学习的范本。在唐太宗的授意下,翰林学士广集天下王书,检校、甄别并收藏、装帧。据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记载:“贞观十三年,敕购求右军书,并贵价酬之……右军书大凡二千二百九十纸……草书二千纸八帙八十卷,以一丈二尺为度,并金缕杂宝装轴织成帙。其书每缝皆用小印印之,其文‘贞观’。” 当时的编者从王羲之寄给周抚的书信中选出包括《游目帖》在内的29帖,恰合一丈二的尺度,缀连成册,以首帖开头“十七日先书”的“十七”两字而命名为《十七帖》。《游目帖》真迹从此与另外28帖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
高清扫描文件下载地址:

关于云币下载,做以下说明:
1. 网站一直由我个人维持运作。从网站架构到资料整理分享,从技术维护到扩展更新。 虽然我个人保持网站开销的节俭,但网站需要经费维持其发展和运行
2.由于目前本站资源都是存储在第三方平台提供下载,导致下载速度较慢, 后期为了保障网站的高效运作及资料采集,我们需要几台高效的服务器以支撑。
注意事项
1,本站的云币实际是一种网络 “打赏”,非商业技术支持或其它任何商业行为。
2,升级成为本站伙伴会员可无限制下载本站所有资源。如有需要可点击网页右上角会员中心升级。
3,虽然我们很需要经费维护和升级服务器,但您有权使用签到送云币功能免费下载资源。
字画高清素材-国画高清图库-古籍善本电子版古书资源下载 » 晋 王羲之 游目帖

发表评论